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老年之声

首页 | 动态 | 收听指南 | 点播 | 主播 | 论坛

 首页 > 老年之声 > 大家说法

1日海洋说“古玩迷局”

2010-03-31 18:03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4月1日《大家说法》(每天8:00-8:30     18:00-18:30)将播出以下内容,敬请关注:

  【案例一】

  巧用素盘穿彩衣,雍正就变乾隆帝。

  吃亏伤财耗心力,只因古玩骗术奇。

  俗话说得好,“盛世藏古董,乱世藏黄金”。几十年来,咱们中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古玩收藏正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堪称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潮。眼下,国内从事古玩、艺术品收藏的人数以千万计,年交易额近200亿元,参与人员和成交额还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众多“藏宝人”当中,有以此来修身养性,自得其乐者;有以此为业,成名成家者;有以此作为投资、保值增值者……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藏家和买主在知识与市场经验上的欠缺,大肆向他们推销假品、赝品、仿品以牟取暴利。我们下面讲的两个故事,就是近年发生的真实案例。

  韩先生是一家大型国际贸易公司的董事长,公司资产达数十亿元。老先生年逾六旬,平时烟酒不沾,但只有一个爱好——收藏古董。他前些日子刚从一个古玩界的朋友那买了件玩意儿,是大清乾隆年间的一只粉彩过枝瓷盘,别小看这个盘子,它可值整整60万人民币。韩老先生每天吃过晚饭,都要拿出这个盘子,用放大镜仔细地欣赏、把玩。

  这天,老先生欣赏完了盘子,查看了一下拍卖会日志,突然,他发现日志上国内某知名拍卖公司2001年7月2日拍卖出的1728号拍品(一只大清雍正年白釉盘)的底款和自己这只粉彩过枝盘的底款完全一样,在盘子的底款正中偏下位置都有一小块如芝麻大小的黑点,且底款的文字“大清乾隆”字样的笔法及细微末节都完全一致。韩老一下子惊呆了,难道自己手中的这只粉彩过枝盘是赝品?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当初,韩老有幸结识了一个在古玩界小有名气的人物——沈先生。初识沈先生,韩老对其颇有好感,沈先生成熟稳健,举止像一个风度翩翩的学者。据说这个沈先生1984年开始进入古玩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在大江南北的古玩界提起沈先生,大多数人都知道。共同的爱好和志趣使得韩老与沈先生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朋友和生意伙伴。过了些日子,沈先生向韩老推荐了清朝乾隆年间的粉彩过枝盘。韩老凭着多年收藏经验和对历代文物的研究,认定这件东西是品,而且价值不菲。两人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60万元人民币成交。

  底款上的破绽被发现后,感觉受骗上当的韩老连忙拨打沈先生的手机,谁知,电话中只传来一个听上去礼貌甜美,但实际冰冷机械的女声:“对不起,您拨叫的号码已经停机。”韩老顿时一阵眩晕……第二天上午,韩老拿着曾被自己当成宝贝的盘子去了国家文物鉴定局,并向专家出示了拍卖会上的1728号拍品,大清雍正年白釉盘的照片。韩老心中不祥的预感被证实了——专家经过仔细鉴定确认,沈先生卖给他的“粉彩过枝盘”正是由一只“大清雍正年白釉盘”加工仿制而成的,纯属伪造的赝品。

  韩老简直是怒不可遏,他可以容忍60万元的巨额损失——这权当作是玩儿收藏交的“学费”吧,可是自己的真诚和信赖竟然也遭到了骗子的无情践踏,这是韩老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韩老从文物鉴定局出来后,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就这样叫他逍遥法外!”捋了捋思路,韩老随即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警方接手本案之后,决定先查清嫌疑人沈先生的身份,另外,大家可能还有个疑问:既然这只盘子和拍卖会上的1728号拍品有相似,那么1728号拍品到底让谁买走了呢?

  警方通过专业手段查到沈先生曾住在南方某市的骏发山庄。而在拍卖会上拍出的1728号拍品(大清雍正年白釉盘)的购买人是一个姓孟的人。这位孟先生五十多岁,是北京市某运输公司的业务经理。经过调查取证,孟某承认他在1998年认识沈先生后,以自己的名义先后在拍卖会上为沈先生买过十几次拍品,每次买完就直接交给沈先生,别的事他一概不闻不问。孟某还记得,当初买完那个大白盘子之后,沈先生在收货时对孟某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保密,还说谁要是问起盘子的下落,就说是为一个香港人买的。

  以此同时,警方通过调查发现一个原江西景德镇某瓷器厂的职工陈某与沈先生关系密切。警方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去骗子沈先生现在的住处,与当地警方配合对其进行抓捕;另一路前往景德镇寻找陈某。

  此时的沈先生正和妻子和女儿在海南的海边浴场作太阳浴呢!20年前他白手起家,在古玩圈里赢得了一席之地,早早成为令人羡慕的“大腕”。与韩老的“交易”应该是他第十次行骗成功了。沈某深知古玩圈里的游戏规则:干这行是赔是赚,全凭眼力高低,万一看走了眼——行话叫“打眼”——那就得认栽,打掉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所以沈先生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前几次都没出事,可这次结果怎么样,他心里还没底。沈先生现在唯一经常做的,就是给小孟、小陈打个电话,让他俩沉住气、把住口风。由于他曾经和韩老说过自己住在骏发山庄,沈某为了保险,便带着妻子躲到了海南。

  就在警方不动声色,步步靠近沈先生的时候,沈先生获悉警方最近在调查大清雍正年白釉盘的去向。他沉不住气了,开始四处躲藏。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警方在广州的一家宾馆内将这个曾经的“古董大腕”一举抓获。

  这正是:

  六旬翁收藏“打眼”,怒难消果断报案。

  长经验少交“学费”,玩收藏防骗为先。

责编:张成光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